欄目類: |
全部文章 |
原創(chuàng) |
網(wǎng)評 |
視頻 |
行業(yè)新聞 |
投票調查 |
網(wǎng)友原創(chuàng) |
養(yǎng)生名人 |
有什么別有病
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微創(chuàng)保膽成新選擇
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4-2-23 00:01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切了膽囊影響功能 膽汁反流胃腸受罪 微創(chuàng)保膽成新選擇
膽囊位于右側肋骨下、肝臟后方,是一個梨形囊袋構造,具有濃縮、儲存膽汁,分泌黏液和排空的功能。膽囊切除已有上百年歷史,技術十分成熟。對部分影響膽囊功能,或不處理可引發(fā)嚴重后果的膽囊疾病,目前一般主張行膽囊切除術。比如膽囊結石并發(fā)急性嚴重化膿性膽囊炎、膽囊穿孔、膽源性胰腺炎等;反復發(fā)作的慢性膽囊炎使膽囊功能受損甚至喪失;膽囊腺肌癥造成膽囊壁肌層過度增生,阻礙膽汁排泄;膽囊萎縮、磁化膽囊,甚至膽囊癌等,均需考慮膽囊切除。
膽囊是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,有其特定功能,手術切除后這些功能會隨之消失,引發(fā)一系列癥狀。首先是膽汁反流問題。切除膽囊相當于把肝與胃腸之間的“儲存加工車間”拆了,膽汁沒了“儲存加工庫”,會直接進入胃、十二指腸,刺激胃黏膜,引起胃腸道不適,如惡心、胃灼熱感等,還可繼發(fā)一定程度的食管裂孔疝。而且,沒有了“儲存加工庫”,膽汁不停流走,就談不上集中釋放,于是機體在消化脂肪食物時得不到充足的濃縮膽汁,引發(fā)脂肪瀉(腹瀉和脂肪便)。此外,膽汁酸在腸道內經(jīng)代謝后產生的次級膽酸可促進腸上皮化生,并增加多胺合成酶的活性,可能提高癌變幾率,因此,部分膽囊切除患者的腸癌幾率會增加??梢?,切了膽囊,胃腸都受罪。
同膽囊切除一樣,保膽的歷史也有上百年,但因早期手術取石不徹底,以至于復發(fā)率極高,且剖腹手術創(chuàng)傷大、麻醉手術風險高,導致該技術被逐漸棄用。近年來,隨著微創(chuàng)器械的應用和醫(yī)學技術的進步,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手術又回到大眾視野,且應用越來越廣泛,初期不少對保膽持懷疑態(tài)度的醫(yī)生,在認真了解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的規(guī)范操作和保膽手術的適應證后,逐漸加入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大軍,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。
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手術是通過腹腔鏡、在膽囊底部切一個1~2厘米的“小口子”,再用膽道鏡將結石或息肉完全取出,并探查膽管通暢、無結石、息肉殘留,然后縫合好“小口子”,手術就完成了。研究顯示,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術后復發(fā)率僅為10%左右,與普通人群患膽囊結石的幾率接近。符合保膽手術適應證的病例選擇、腹腔鏡與膽道鏡雙鏡聯(lián)合的操作規(guī)范是保膽手術后結石復發(fā)率不高的重要前提。
臨床中如符合下列適應證,可考慮保膽治療:
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,伴或不伴有臨床癥狀、膽囊形態(tài)正常,不伴或伴有輕微慢性膽囊炎、膽囊壁厚小于5毫米;膽囊結石合并肝內、外膽管結石,但可完全取出;影像學檢查提示膽囊息肉樣病變,長徑大于5毫米,或合并膽囊結石、不伴或伴有輕微慢性膽囊炎、膽囊壁厚小于5毫米、無惡性征象者;局限型膽囊腺肌癥,局部切除腺肌癥病變后不影響膽囊功能。是否要實施保膽治療,首先要看患者意愿,并充分了解結石、息肉的再發(fā)風險;術者在術中需二次評估膽囊的情況,最終決定是否保留或切除膽囊。
保膽手術后,患者要密切觀察各種癥狀,比如胃腸道不適、腹痛、脂肪瀉等;飲食要保證低脂肪,多吃蔬果、少食多餐;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并加強鍛煉。保膽術后需隨訪復查,建議分別于術后3、6和12個月進行,此后每年至少隨訪1次,包括癥狀和體征、肝膽B(tài)超等。
中南大學湘雅醫(yī)院老年外科主任、中國醫(yī)師協(xié)會內鏡醫(yī)師分會副會長、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專業(yè)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彭 健
《生命時報》 2024-02-02 第1775期 第16版
膽囊位于右側肋骨下、肝臟后方,是一個梨形囊袋構造,具有濃縮、儲存膽汁,分泌黏液和排空的功能。膽囊切除已有上百年歷史,技術十分成熟。對部分影響膽囊功能,或不處理可引發(fā)嚴重后果的膽囊疾病,目前一般主張行膽囊切除術。比如膽囊結石并發(fā)急性嚴重化膿性膽囊炎、膽囊穿孔、膽源性胰腺炎等;反復發(fā)作的慢性膽囊炎使膽囊功能受損甚至喪失;膽囊腺肌癥造成膽囊壁肌層過度增生,阻礙膽汁排泄;膽囊萎縮、磁化膽囊,甚至膽囊癌等,均需考慮膽囊切除。
膽囊是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,有其特定功能,手術切除后這些功能會隨之消失,引發(fā)一系列癥狀。首先是膽汁反流問題。切除膽囊相當于把肝與胃腸之間的“儲存加工車間”拆了,膽汁沒了“儲存加工庫”,會直接進入胃、十二指腸,刺激胃黏膜,引起胃腸道不適,如惡心、胃灼熱感等,還可繼發(fā)一定程度的食管裂孔疝。而且,沒有了“儲存加工庫”,膽汁不停流走,就談不上集中釋放,于是機體在消化脂肪食物時得不到充足的濃縮膽汁,引發(fā)脂肪瀉(腹瀉和脂肪便)。此外,膽汁酸在腸道內經(jīng)代謝后產生的次級膽酸可促進腸上皮化生,并增加多胺合成酶的活性,可能提高癌變幾率,因此,部分膽囊切除患者的腸癌幾率會增加??梢?,切了膽囊,胃腸都受罪。
同膽囊切除一樣,保膽的歷史也有上百年,但因早期手術取石不徹底,以至于復發(fā)率極高,且剖腹手術創(chuàng)傷大、麻醉手術風險高,導致該技術被逐漸棄用。近年來,隨著微創(chuàng)器械的應用和醫(yī)學技術的進步,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手術又回到大眾視野,且應用越來越廣泛,初期不少對保膽持懷疑態(tài)度的醫(yī)生,在認真了解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的規(guī)范操作和保膽手術的適應證后,逐漸加入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大軍,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。
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手術是通過腹腔鏡、在膽囊底部切一個1~2厘米的“小口子”,再用膽道鏡將結石或息肉完全取出,并探查膽管通暢、無結石、息肉殘留,然后縫合好“小口子”,手術就完成了。研究顯示,內鏡微創(chuàng)保膽術后復發(fā)率僅為10%左右,與普通人群患膽囊結石的幾率接近。符合保膽手術適應證的病例選擇、腹腔鏡與膽道鏡雙鏡聯(lián)合的操作規(guī)范是保膽手術后結石復發(fā)率不高的重要前提。
臨床中如符合下列適應證,可考慮保膽治療:
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,伴或不伴有臨床癥狀、膽囊形態(tài)正常,不伴或伴有輕微慢性膽囊炎、膽囊壁厚小于5毫米;膽囊結石合并肝內、外膽管結石,但可完全取出;影像學檢查提示膽囊息肉樣病變,長徑大于5毫米,或合并膽囊結石、不伴或伴有輕微慢性膽囊炎、膽囊壁厚小于5毫米、無惡性征象者;局限型膽囊腺肌癥,局部切除腺肌癥病變后不影響膽囊功能。是否要實施保膽治療,首先要看患者意愿,并充分了解結石、息肉的再發(fā)風險;術者在術中需二次評估膽囊的情況,最終決定是否保留或切除膽囊。
保膽手術后,患者要密切觀察各種癥狀,比如胃腸道不適、腹痛、脂肪瀉等;飲食要保證低脂肪,多吃蔬果、少食多餐;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并加強鍛煉。保膽術后需隨訪復查,建議分別于術后3、6和12個月進行,此后每年至少隨訪1次,包括癥狀和體征、肝膽B(tài)超等。
有關【膽結石】的相關文章和視頻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很多強迫癥未及時就診04-30
- [事件]膽經(jīng)-人體有條易堵路線04-30
- [事件]尿液就像身體的日記04-30
- [事件]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-29
- [事件]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(xiàn)象04-29
- [事件]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-29
- [事件]雙腳為“高脂”報警04-28
- [事件]警惕血壓突然“爆表”04-28
最新文章
- [事件]很多強迫癥未及時就診04-30
- [事件]膽經(jīng)-人體有條易堵路線04-30
- [事件]尿液就像身體的日記04-30
- [事件]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-29
- [事件]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(xiàn)象04-29
- [事件]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-29
- [書評]徐說內經(jīng)素問29太陰陽明論...04-28
- [事件]雙腳為“高脂”報警04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