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精讀黃帝內經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

【原文】
黃帝問曰:平人何如?
岐伯對曰:人一呼脈再動,一吸脈亦再動,呼吸定息,脈五動,閏以太息,命日平人。平人者不病也。
常以不病調病人,醫(yī)不病,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。
人一呼脈一動,一吸脈一動,日少氣。
人一呼脈三動,一吸脈三動而躁,尺熱曰病溫,尺不熱脈滑曰病風,脈澀曰痹。
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,脈絕不至曰死,乍疏乍數曰死。
平人之常氣稟于胃,胃者平人之常氣也,人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
【點評】此段重點解讀脈搏與呼吸之間的關系。
①平人:正常之人。
?、?strong>太息:生理現象。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稱為一息,一息脈動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脈五動,脈診上稱為“閏以太息”。病理情況下,若患者頻頻吸氣,稱為善太息,它是一個癥狀,可由肝膽郁結,肺氣不宜引起。
寸關尺
③尺熱:如上圖,尺中部位皮膚發(fā)熱。
?、?strong>少氣:指心動過緩。
?、?strong>病溫:尺熱為急象,為陰不制其陽,為陽急,故為溫病。溫病者,陰少而陽亢故也。經前有云: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”是此理也,單指陰不足其陽癥。
?、?strong>病風:尺不熱而滑,緩而急,為過渡之象,陰略小于陽,不足以發(fā)溫病,故退而曰風。
⑦脈澀曰痹:尺不熱而澀,陽衰而陰盛也,陽衰不足以揚,則痹生也,脾陰克腎的說法甚是精準。
?、?strong>乍疏乍數:忽慢忽快。
?、?strong>平人之常氣稟于胃:指健康之人的正常,來源于胃氣。中醫(yī)學說的胃氣,其實是廣義的, 并不單純指“胃”這個器官而已,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、后天的免疫力、 肌肉的功能等。
?、?strong>人無胃氣曰逆:逆,中醫(yī)指氣血不和、胃氣不順等所致病癥。
【整段翻譯】
黃帝問道:正常人的脈象是應該怎樣的呢?
岐伯回答說:人一呼脈跳動兩次,一吸脈也跳動兩次,呼吸之余,是為定息,若一呼吸跳動五次,是因為有時呼吸較長以盡脈跳余數的緣故,這是平人的脈象。
平人就是無病之人,通常以無病之人的呼吸為標準,來測候病人的呼吸至數及脈跳次數,醫(yī)生無病,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來計算病人脈搏的至數,這是診脈的法則。
人一呼脈一動,一吸脈一動,日少氣。
如果一呼與一吸脈各跳動三次而且急疾,尺之皮膚發(fā)熱,乃是溫病的表現;如尺膚不熱,脈象滑,乃為感受風邪而發(fā)生的病變;如脈象澀,是為痹證。
人一呼一吸脈跳動八次以上是精氣衰奪的死脈;脈氣斷絕不至,亦是死脈;脈來忽遲忽數,為氣血已亂,亦是死脈。
健康人的正氣來源于胃,胃為水谷之海,乃人體氣血生化之源,所以胃氣為健康人之常氣,人若沒有胃氣,就是危險的現象,甚者可造成死亡。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9太陰陽明論...04-28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...04-07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...03-31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...03-24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...03-17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...03-10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...03-03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...02-24
- [事件]很多強迫癥未及時就診04-30
- [事件]膽經-人體有條易堵路線04-30
- [事件]尿液就像身體的日記04-30
- [事件]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癥04-29
- [事件]手腳突然變色 警惕雷諾現象04-29
- [事件]中風后記性不好能治嗎04-29
- [書評]徐說內經素問29太陰陽明論...04-28
- [事件]雙腳為“高脂”報警04-28